2020年肉制品进口量逼近千万吨大关,同比增长超6成 |农财数读
猪肉产能不足、猪价走高,应该怎么办?除了积极地扩产、复产来增加供给,国家层面也加大了肉制品进口的力度,并通过储备肉投放来缓解猪肉涨价带来的压力。今天农财数读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2020年肉制品进口以及储备肉投放的情况。
进口肉制品连续两年大幅增长
2020年增速超60%
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中国消费者肉类饮食的偏爱,鲜肉是普遍的选择,在非瘟发生前冻肉进口量保持了相对较低的水平,2017年和2018年,肉及杂碎进口量分别为409.9和421.7万吨,其中猪肉进口量分别为121.7万吨和119.3万吨。
从2019年开始,非洲猪瘟对猪肉供给和肉价的影响开始显现,进口肉作为调控手段之一开始迅速增加,全年肉类及杂碎进口量达到617.8万吨,同比增长46.5%;其中猪肉进口量210.8万吨,同比增长76.7%。
图片
2020年国内生猪产能迅速回升,但生猪产能转化为猪肉还需要时间,猪肉供给仍然存在缺口。从进口肉数据来看,继续增长的进口量足以证明。2020年猪肉进口量达到438万吨,同比增长超过107%;肉类及杂碎进口量达到991.2万吨,同比增长超过60%,史无前例地逼近千万吨大关。
图片
近年来,国际疫情形势不断变化,我国进口肉来源也在发生变化,2018年,我国最大的冷冻猪肉供应国是德国,2020年9月,德国发生非洲猪瘟,我国暂停了对德国猪肉的进口,原本德国猪肉在我国占据的市场份额就转移到了其他国家上。2019年我国进口的猪肉和杂碎主要来源为西班牙、德国、美国、丹麦和荷兰这五个国家,进口猪肉和杂碎合计313万吨,同比增长45.2%,从上述五国进口猪肉和杂碎211万吨,占进口量的67.4%。
图片
根据中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数据,2020年上半年,中国进口猪肉中美国占19%,西班牙占17%,德国占14%。2020年中国成为俄罗斯肉类的最大出口国,中国市场占俄罗斯肉类出口总量37%。俄罗斯2019年2月开始向中国出口禽肉,根据统计,总额增长0.8倍达到2.65亿美元。2020年,中国自美进口猪肉也增长了223.8%。
图片
全年储备肉投放38批67万吨
2021年成交率不足40%
从2019年9月份开始投放中央储备肉,商务部数据显示,2019年全年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14万吨,不难看出,国家对于猪价和肉价调控的力度与决心。2020年储备肉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,经过统计全年共投放38批67万吨储备肉,除10月、11月未投放外,其余月份均有数批次投放。
图片
从储备肉数量来看,67万吨与2019年全年猪肉4225万吨的产量相比,是微不足道的,更不要说2018年5404万吨的数据,但是对猪价与肉价还是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。
我们将储备肉投放的数据与新牧网全年猪价指数放在一起来看,储备肉投放量与猪价成正相关,当猪价指数居于高位的时间,储备肉投放量明显提升,而猪价在10-11月相对回落的时候,储备肉暂停投放。
2020年市场对储备肉的欢迎程度较高,以12月17日投放的储备肉为例,投放2万吨成交1.57万吨,成交活跃,成交率达到78%。2020年全年基本都保持了较高的成交率,也表现出市场对冻肉的需求。但是进入2021年,情况发生了变化,国内发生多起冷链携带新冠肺炎病毒的情况,大众对冻肉的接受度下降。从2021年1月份的两次储备肉拍卖的情况即可看出。
图片
图片
2021年一月份两次储备肉投放成交率直接腰斩,分别为32.4%和37.9%,与2020年形成鲜明反差。据行业人士分析,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,另一方面是储备肉投放品种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,导致流拍比重增大。以1月7日数据为例,占比最大的带骨肉类成交量由12月17日的97.57%暴跌至16.19%,带动成交率大幅下降。但行业人士对冻肉的市场仍然较为乐观,从供需关系来看,猪肉缺口仍然存在,进口冻品依旧是刚需。